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明话事人 第86(1 / 2)

王士骕和年轻人打交道比较多,他很想对父亲问一句:

“有没有一种可能是,士林厌烦复古派宗门久矣,所以自发的喜欢传播父亲以及复古派的黑材料?甚至对捏造都喜闻乐见?”

但王士骕却不敢对父亲实话实说,就好比面对晚年的唐玄宗、齐桓公,进谏又有什么用?

此时已经回到县衙的冯知县,稍微纠结和动摇了一小会儿。

那位王侍郎所说的“县衙里有坏人”,明显是林姓粮科书手。

从君臣伦理上说,几乎单枪匹马搞来一千两税银填补欠税的林书手,属于冯知县的功臣。

帮外人对付功臣属实有点不厚道,也会让县衙里的其他人寒心。

但自己马上都要离任走人了,还管县衙其他人怎么看待自己?以及寒心不寒心?

为了个人前途,也只能不得已的违心了!

正所谓,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!

冯知县做完了心理建设,对值堂衙役下令道:“传林泰来上堂!”

林泰来平常又不在县衙里办公,所以衙役只能跑出去找人。

半个多时辰后,被召唤的林泰来进了县衙公堂,对冯知县行礼道:

“在下正在管区内积极催讨欠税,不想承蒙大老爷召见,不知有何事吩咐?”

冯知县质问道:“昨日求志园雅集,为何伱请了郭县丞,而没有请本官?”

对这种问题,算无遗策的林教授早有准备,连忙答道:

“好教大老爷得知,雅集地方在求志园,属于长洲县县境内。

而大老爷身为吴县正堂知县,威风大,出境动静也大,实在容易落人口实。

更何况大老爷与长洲县刚吵过,转眼又跨境去了长洲县,脸面上也过不去,也容易被宵小攻讦。

相较之下,还是左堂二老爷行动更便利些,非议也更小。”

林教授这番解释,堪称合情合理,又暗中抬举了一番知县的正堂官身份,完全没毛病。

但冯知县却大怒道:“一派胡言!你分明是见本官即将离任,起了轻慢之心,是以故意敷衍!

但那县丞还能在任两年,所以你又紧着去巴结他!

看你所作所为,真真是目无官长,肆意妄为!”

林泰来:“???”

卧槽啊!真踏马的就是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!天日昭昭!莫须有!

还有,你这县尊难道是属狗的?说翻脸就翻脸?

随后林教授立刻反应过来,这肯定是有人玩不起,出阴招了!

又听到冯知县喝道:“连大小都分不清,你这个粮科书手也不用做了!

去年本县闹了涝灾,今年正要提前修补河堤!

眼下河工缺人,就征你去做个力役,也算是发扬你体壮的特长。

无论当粮科书手还是做河堤力役,都是为官府效力,你好自为之!”

这就是正堂父母官的权力,县中事务,可一言而决!

林泰来叹口气,对冯知县道:“县尊能向住在姑苏驿里的那位贵人转告一句话么?

文坛的事情,最好就在文坛范围内解决,把斗争升级或者扩大化并不好,他玩不起的!”

冯知县:“……”

你林泰来被人尊称了几声今布,就飘成这样了?

规则本身就是上位者定下的,谈何玩不起?你又有什么筹码来玩?

(本章完)

------------

明天就要吃鱼!

林泰来退出公堂,站在院中戒石那里,若有所思。

张家兄弟迎接过来并问道:“大老爷急召坐馆,可是有什么要紧事?”

林泰来答道:“县尊免了我粮科书手的差事,征发我上河堤去做力役!”

这又是被人整了?张家兄弟先是吃了一惊,又大怒道:

“坐馆帮着县衙压制了申氏义庄扩张,稳住了北一都税务,又为县尊搞来一千两税银!

怎么说也是个大功臣,如今却遭遇如此发落,县尊当真是卸磨杀驴!

这么大一个官衙,怎么比我们堂口还黑!”

林泰来不满的说:“你们说谁是驴?”

张家兄弟这才发现,坐馆似乎并不沮丧,便又好奇起来。

林泰来反问道:“难道你们没发现,我的社会地位上升了么?

换做以前,只怕就是直接寻罪名将我下狱,或者将我发配三千里了。

而这次,县尊只是找个借口,罚我苦役了事!”

张家兄弟:“……”

坐馆看问题的角度,永远都是这么清奇,但每每细想过后,又觉得很有道理。

主要是林教授最近社会影响力比较大,又是跟戚继光学枪,又是与各路名士拉拉扯扯的。

所以冯知县收拾林教授也要考虑到影响,做得过火了不容易遮掩,也容易被别人抓把柄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