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压得我喘不过气。”
黎源移动发沉的身躯,躺在床上发出长长的喘息。
下次不用这个姿势了,他想睡觉,休息一晚再振夫纲。
哪晓得馨香温软的气息突然靠近,小夫郎绵绵的声音幽幽地传来,“哥哥,再来一次!”
黎源拉过被子盖住脸,他不振了还不行!
日子一晃到了端午。
去年黎源家穷困,只包了几个素粽应景,离节气还有几天,他早早割好艾草菖蒲。
忙碌许多日的小夫郎也从书房走出来。
一如预料的,小夫郎将悬挂的艾草菖蒲装扮得花束般精致,中间夹杂着桃梗或楝叶,再搭配妃色香囊,黎源都舍不得送人,想拿到镇上卖。
贾怀一言难尽地盯着他,黎源敢拿去卖,他就跟黎源拼命。
这农家穷小子倒是出去打听打听,哪位世子的夫君跑街上卖艾草的。
啊呸,哪位世子会有夫君!?
黎源包了三种粽子,素粽,红豆蜜枣粽和火腿鲜肉粽,包法是黎源老家常见的三角粽。
后世大多采用陈叶或者煮过的粽叶来包,黎源的爷爷爱用新鲜粽叶。
唯一的缺点就是新鲜粽叶不容易将粽子包得漂亮。
黎源一大早将新鲜的粽叶洗干净,坐在院子里包裹粽子。
糯米干净水润,馅料散发着清香。
黎源一步步教会小夫郎,粽叶一般用三张,卷起的手法要利落。
馅料不多不少,按固定步骤包好后,用马莲草捆绑。
捆绑是个技术活,力道大了新鲜的粽叶会破掉,力道小了馅料会漏出来。
每绑一道都要用大力拉紧,不然煮出来的粽子软塌塌没口感。
黎源绑完十个,小夫郎还在跟第一个斗争。
贾怀站在旁边急得不得了,“明公子再用点力,哎呀,鲜肉漏出来了,少了少了,要再多加一勺糯米……”
小夫郎停下动作默默看着贾怀。
贾怀一个激灵,“我去看看火烧起来没有。”
陈寅跟唐末坐在屋顶事不关己地看好戏。
黎源见贾怀离开,弯着手指碰碰小夫郎的脸颊,“珍珠的手指都勒红了,去帮哥哥把咸蛋煮出来。”
小夫郎乖乖地点头,起身走向厨房。
进屋子后指使贾怀煮咸鸭蛋,独自顺着后门等候在池塘边。
陈寅翻身下来,脸上无奈的笑还未来得及收起。
“公子有何吩咐?”
光秃秃大半年的池塘热闹起来,比人还高的荷叶碧连天,水中时不时有鱼儿翻出的动静。
“解了吧!”
陈寅有些意外,想帮世子解开内力好些日,世子一直搪塞,不想今日主动提及。
莫非世子有了新打算。
他有些激动地看着世子,世子却摊开两只布满红痕的手指发呆。
小夫郎说,“解了内力应该能帮哥哥包粽子。”
陈寅:……
唐末直飞出去犹如一只黑鸦。
小夫郎不满抬头,“让他不要飞来飞去,哥哥知道是一回事,看见是另一回事。”
陈寅,“……是。”
两人朝着莲叶深处走去,“唐末去干什么?”
陈寅,“回公子,唐大人出去练刀。”
自家吃的就有几百个,黎源摇头,这么几个人他都快养不起,那些富户官宦人家,动辄几百人,光是维持日常开销运行,就是极为不易的事情。
何况小夫郎家里还有像唐先生那般疏忽大意的人,十两银子丢了都不知道。
哎,真的很不容易。
以后他跟小夫郎过了明路,像唐先生那种人最好不要。
也不知唐先生这种是签的合约还是死契,合约倒还好说,若是死契,只怕没人愿意买这般大手大脚的人。
等小夫郎再坐到跟前,黎源发现他的脸色有些苍白,脖颈额头残留着汗水痕迹。
他起身烫了帕子过来给小夫郎除汗,“不该让你去煮咸鸭蛋,天热灶台前待不得。”